天诚配资
6 月 25 日,安永大中华区发布《中国上市建筑公司 2024 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涵盖了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已发布年报的 34 家上市公司。
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 1,659.7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14%,新签合同额 2,67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05%。安永大中华区政府与基础设施事业部主管合伙人兼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2024 年,建筑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和行业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扎实推进"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天诚配资,探索多种模式进军海外市场。
从境外业务占比来看,2024 年全年境外收入占比较上一年有小幅提升,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周期波动交织的新常态下,企业需要在风险管控、属地深耕、合规管理等维度上不断完善。杨淑娟进一步解释,企业"走出去"时需重点关注区域或领域的风险管控,中国企业正通过三大路径实现价值链跃迁:一是整合规划、投融资、运维等高端服务能力,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势;二是以中国标准和技术为核心,带动装备与产能协同出海;三是创新商业模式,从 EPC 承包向投资运营延伸,随着"集群出海"向"系统出海"演进,中国正从国际规则的适应者转变为制定者,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注入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增速放缓 , 主要原因是受到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建筑业竞争环境影响。34 家上市建筑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 86,597.97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5.39%,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人民币 2,099.79 亿元,较 2023 年减少 15.31%,平均净利润率为 2.42%,较 2023 年度和 2022 年度有小幅下降。安永建造和工程行业主管合伙人沈岩表示,2024 年,各部委出台多项"稳地产"政策,各地因城施策,陆续优化限购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天诚配资,大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陆续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还显示,截至 2024 年末,34 家上市建筑公司资产总额合计为人民币 162,109.13 亿元,同比增长 10.07%,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受市场环境影响,2024 年度总资产周转率为 0.56,较 2023 年有所下降,资产整体的营运能力有所降低。其中,基建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 2024 年总资产合计人民币 68,657.75 亿元,同比增加 14.03%,连续 3 年增长率均在 10% 以上。
2024 年 30 家上市公司的新签合同额合计人民币 184,411.76 亿元,同比下降 3.44%,新签合同额出现微幅下跌。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 2024 年新签合同额合计人民币 26,795.67 亿元,同比增长达 10.43%, 在各细分行业中唯一呈现整体增长趋势。此外,2024 年,34 家上市建筑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 10.55,较 2023 年的 8.95 有所增长。其中,房建工程和专业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高于 34 家上市建筑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 14.71 和 11.82,市场对这些细分行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相对乐观。
从税收情况来看,2024 年 34 家上市公司的总体税额合计人民币 2,621.86 亿元,同比减少 1.88%,在收入总额整体减少 5.39% 的背景下,总体税负率较去年同期增加 0.11 个百分点。报告分析具体原因为:一方面,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34 家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下降,直接导致总体税额下降;另一方面,2024 年 11 月国家层面仅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税费支持政策,专门针对建筑行业的新增税费优惠政策力度有限,产业链税费优惠传导效应有限,加之征管环境进一步趋于严格,税负率较去年同期增加。
报告显示,上市建筑公司在境内面临建筑服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判定不准确从而导致迟滞纳税、由于研发项目高新属性不足,工程成本和研发费用区分不清导致研发支出的真实性存疑等问题。而境外业务,则存在事前税务规划不足导致税收成本过高或引发不必要的税务合规风险、税企争议等问题。
报告指出,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天诚配资,建筑企业若能提前布局并有效整合 AI、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机器人、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势必在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安全环保以及商业模式变革方面获得显著收益。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